清洁能源品牌排行榜
RANKING LIST
申请入驻清洁能源十大品牌依托大数据技术,综合品牌实力、产品销量、用户口碑、网友投票等近百项指标评选出了2024年清洁能源十大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分别是CGN中广核、国家电投、粤电力、CHNG华能、新奥ENN、浙能电力、大唐、SDIC国投电力、长江电力、京能清洁能源。如果您正在查找风管机什么牌子好?那么本风管机十大品牌榜单可供您作为选购参考,我们致力于用最真实的用户数据推荐口碑最好的清洁能源品牌,让您选得放心。(榜单每月更新一次)
-
优选榜
-
新锐榜
-
人气榜
-
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央企业,由核心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30多家主要成员公司组成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2亿元人民币。2013年4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同步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以“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为愿景。截至目前,中国广核集团拥有在运和具备商运条件的核电机组14台,装机1492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2台,装机1445万千瓦;拥有风电投运装机74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累计投运70万千瓦,水电控股在运装机147万千瓦,在分布式能源、核技术应用、节能技术服务等领域也取得了良好发展。中国广核集团自成立以来,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为基本原则,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在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核电生产、工程建设、科技研发、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2005年以来,集团进入风电、水电、太阳能、节能技术等新业务领域,拥有8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具备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面向全国、跨地区、多基地同时建设和运营管理多个核电、风电、水电、太阳能及其他清洁能源项目的能力。中国广核集团立志成为公众信赖、更具责任(Social-accountability),技术领先、更具实力(Superiority),持续发展、更具价值(Sustainability)的国际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中国广核集团的战略定位: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提供商与服务商。致力于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生产与供应,致力于全社会的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利用,为社会提供规模化、高质效与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中国广核集团的业务定位:核电业务是集团的核心支柱业务,要保持和发挥集团已有优势,进一步做足、做深、做强;可再生能源业务是集团的新兴成长业务,要抓住新机遇,创造优势,做实、做好、做优;其他新能源、核技术应用、能源利用与能效服务等新业务是集团的战略性拓展业务,要开阔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做先、做新、做特。中国广核集团的产品/市场定位:围绕集团战略定位和业务定位,中国广核集团为客户提供以下四类主要产品和服务:——清洁电力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清洁能源产业相关的工业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围绕清洁能源开发、建设、生产、供应与利用,提供以掌握核心技术和掌控产业链关键资源为目的的相关工业产品。——清洁能源产业相关的专业化服务: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与清洁能源开发、建设、生产与供应相关的专业化服务,提供与能源利用和消费相关的能效服务,提供与清洁能源业务相关的金融、公共事业等综合服务。——其他新兴能源产品与相关服务: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与集团战略定位相关的其他新兴能源产品和相关服务。
-
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组建,国内著名的大型核电开发建设运营商,集电力/煤炭/铝业/铁路/港口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成立于2015年6月,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组建。国家电投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公司。电力总装机容量12613万千瓦,其中:火电7423万千瓦,水电2203万千瓦,核电448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166万千瓦,风电1373万千瓦,在全部电力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重占45.14%,具有鲜明的清洁发展特色。年发电量4226.09亿千瓦时,年供热量1.55亿吉焦。拥有煤炭产能8010万吨,电解铝产能248.5万吨,铁路运营里程331公里。国家电投拥有辽宁红沿河、山东海阳、山东荣成等多座在运或在建核电站,以及一批沿海和内陆厂址资源,是实施三代核电自主化的主体、载体和平台,以及大型先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牵头实施单位,肩负着国家三代核电自主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光荣使命,具备核电研发设计、工程建设、相关设备材料制造和运营管理的完整产业链和强大技术实力。国家电投是一家专注于全球业务的国际化公司。境外业务分布在日本、澳大利亚、 马耳他、 印度、土耳其、南非、巴基斯坦、巴西、缅甸等41个国家,涉及电力项目投资、技术合作、工程承包建设等。投资运营项目可控装机容量301.68万千瓦,投资在建项目可控装机容量1150万千瓦。面向未来,国家电投将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核能企业重组调整的战略部署,以核电等专业能源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导,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方向,积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创新型、国际化的综合能源集团和现代国有企业。
-
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粤电力)于1992年9月8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1992]20号文及广东省企业股份制试点联审小组、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粤股审[1992]54号文批准,由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信托投资公司、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广东发展银行发起成立。经中国证监会批准,1993年10月粤电力发行A股,并于同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经国务院证券委批准,1995年6月粤电力B股发行上市。B股发行完成后,外资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83%,粤电力由此转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2010年5月和2012年12月,粤电力分别成功增发A股,公司总股本达到437,523.67万股。2001年8月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厂网分家”的电力体制改革,广东省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粤电力股权由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继续持有,2003年5月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更名为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控股股东,目前直接和间接持有股份占粤电力总股本的69.64%。粤电力的主要经营范围为“电力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电力的生产和销售,电力行业技术咨询和服务。”自成立以来,粤电力一直坚持“取资于民,用资于电,惠之于众”的经营宗旨和“办电为主,多元发展”的经营方针,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致力于广东省的电力建设。经过二十年的奋斗,从成立之初仅有60万千瓦的可控发电装机增长到目前1788.08万千瓦,总资产由成立之初的13.84亿元增长到679.19亿元(2013年12月31日),实现了电力主业规模化、能源结构多元化、企业管理规范化,成为主营业务鲜明、规模效益突出、财务实力雄厚、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优质电力上市公司。
-
华能集团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电源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金融、煤炭、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相关产业及产品的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实业投资经营及管理。华能集团公司从1985年创立至今,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电力工业的改革、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了丰富经验;为电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示范作用;为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司坚持方向明确、科学发展,不断创新、保持领先,多方合作、互利共赢,逐步形成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的企业使命和“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等具有华能特色的企业价值理念。华能集团公司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截至2015年底,公司境内外全资及控股电厂装机容量达到1.6063亿千瓦,为电力主业发展服务的煤炭、金融、科技研发、交通运输等产业初具规模,公司在中国发电企业中率先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15年排名第224位。“十二五”时期是华能集团公司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时期,公司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国家能源战略为主导,秉承“三色公司”的企业使命,坚持“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把华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定位,转方式、调结构、提效益,促发展、强素质、创一流,推进公司做强做优做大,领先进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原新奥燃气,股票代码2688.HK)于1992年开始从事城市管道燃气业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分销商之一。公司以“倡导清洁能源,改善生存环境;提升系统能效,创造客户价值”为使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依托长期积累的清洁能源储运资源,通过系统能效技术平台,为国内外用能客户量身定制最优用能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全面信息化、市场与战略绩效机制等先进管理手段,持续优化运营机制,不断提高卓越运营能力,努力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能源分销商。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成功运营134个城市燃气项目,为超过920多万居民用户及38000多家工商业用户提供清洁能源产品与服务,敷设中输及主干管道超过23000公里,覆盖城区人口6100多万,在105个城市投资运营448座天然气加气站,在20多个大中城市规划和实施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电力主业资产整体运营平台,主要从事火力发电业务,辅以提供热力产品,以及对核电投资。近年来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电力生产领域投资规模逐年扩大,电力装机容量、发电量等生产指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已经发展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区域能源龙头企业。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近年来,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齐心协力、努力拼搏、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公司规模稳步扩张,综合实力不断增加,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党建文化保障有力,公司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为确保浙江能源安全,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公司外抓拓展,内强管理,顶住了能源市场扭转、发电产业全面亏损的冲击,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峰,赢得了市场主动权,开创了发展新局面,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12年末,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800亿元,2012年公司总收入超过45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超过30亿元。过去几年,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规模稳步扩大,综合实力明显提高,能源建设成就显著,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2001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成立的省级能源类国有大型企业,主要从事电源建设、电力生产、煤矿投资开发、煤炭流通经营、天然气开发利用和能源服务业等业务。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目前形成了以电力为主,煤炭、油气、可再生能源、能源服务业为辅的“一主四辅”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截止2012年末,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1200亿元,2012年公司总收入超过650亿元。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是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特大型发电企业集团,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80.09亿元。主要经营范围为:经营集团公司及有关企业中由国家投资形成并由集团公司拥有的全部国有资产;从事电力能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电力设备制造、设备检修与调试;电力技术开发、咨询;电力工程、电力环保工程承包与咨询;新能源开发;与电力有关的煤炭资源开发生产;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承包境外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实施以集团公司、分(子)公司、基层企业三级责任主体为基础的集团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集团公司相继成立了大唐河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13个省发电公司,成立了湖南分公司、广西分公司、山西分公司、西藏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宁夏分公司6个分支机构和大唐电力燃料有限公司等专业公司。
-
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国投电力”,股票代码“600886”)于2002年由湖北兴化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简称“国投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后变更登记设立。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6,786,023,347股,其中,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持股3,483,729,75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34%。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投资建设、经营管理以电力生产为主的能源项目;开发及经营新能源项目、高新技术、环保产业;开发和经营电力配套产品及信息、咨询服务。截止2015年末,公司总资产1835.4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65.7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3.92元/股,资产负债率72.00%。公司已投产控股装机2707.45万千瓦,已核准及在建控股装机1347万千瓦,其中:水电及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已核准及在建项目装机容量1265万千瓦。2015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80亿元,利润总额109.8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4.2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7998元。
-
知名电力能源品牌,大型水电上市公司,中国三峡集团控股,专业从事水力发电业务,旗下拥有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和向家坝四座电站的全部发电资产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电力”)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五家企业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电力抓住“走出去”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国际水电业务,整合发挥三峡集团商务、管理、 技术、资本和品牌优势,充分发挥三峡集团海外电站投资、 建设、运行、咨询全产业链体协同效益。通过中国长电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三峡国际电力运营有限公司,开展海外电站运营、管理、咨询及投融资业务,以水电产业为核心向全清洁能源产业延伸。“十三五”期间,长江电力将陆续运营管理二十多座海外电站。依托三峡水电站等长江电力下属众多大型电站的调控、运行、检修、技改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人才以及管理体系,借助互联网+、两化融合等手段,努力通过国际化、标准化、本地化的管理,使国际运营公司成为国际电站运营公司,在海外树立三峡运营标准。
-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由北京京能科技整体变更设立,是京能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前身是1993成立的北京能源投资公司。公司于2011年12月2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股份总股数为6,149,905,454股,其中京能集团持股67.96%,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我们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燃气热电供应商和中国领先的风电运营商。拥有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业务组合,涵盖燃气发电及供热、风力发电、中小型水电、光伏发电及其他清洁能源业务。截至2012年6月30日,在北京我们有两个燃气热电联产电厂及一个燃气供热厂,控股投产装机容量为1190兆瓦,控股装机供热能力为1045兆瓦。截至2012年6月30日,风电控股投产装机容量为1253.75兆瓦,我们的风电厂主要位于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战略分布在内蒙古、北京及宁夏省,并且我们是北京地区唯一的风电运营商。此外,我们还运营中小型水电及光伏发电等其他清洁能源发电业务,截至2012年上半年的控股装机容量为16.4兆瓦,其中中小型水电项目主要分布在水资源充沛的中国西南地区。
-
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央企业,由核心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30多家主要成员公司组成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2亿元人民币。2013年4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同步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以“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为愿景。截至目前,中国广核集团拥有在运和具备商运条件的核电机组14台,装机1492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2台,装机1445万千瓦;拥有风电投运装机74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累计投运70万千瓦,水电控股在运装机147万千瓦,在分布式能源、核技术应用、节能技术服务等领域也取得了良好发展。中国广核集团自成立以来,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为基本原则,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在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核电生产、工程建设、科技研发、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2005年以来,集团进入风电、水电、太阳能、节能技术等新业务领域,拥有8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具备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面向全国、跨地区、多基地同时建设和运营管理多个核电、风电、水电、太阳能及其他清洁能源项目的能力。中国广核集团立志成为公众信赖、更具责任(Social-accountability),技术领先、更具实力(Superiority),持续发展、更具价值(Sustainability)的国际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中国广核集团的战略定位: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提供商与服务商。致力于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生产与供应,致力于全社会的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利用,为社会提供规模化、高质效与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中国广核集团的业务定位:核电业务是集团的核心支柱业务,要保持和发挥集团已有优势,进一步做足、做深、做强;可再生能源业务是集团的新兴成长业务,要抓住新机遇,创造优势,做实、做好、做优;其他新能源、核技术应用、能源利用与能效服务等新业务是集团的战略性拓展业务,要开阔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做先、做新、做特。中国广核集团的产品/市场定位:围绕集团战略定位和业务定位,中国广核集团为客户提供以下四类主要产品和服务:——清洁电力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清洁能源产业相关的工业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围绕清洁能源开发、建设、生产、供应与利用,提供以掌握核心技术和掌控产业链关键资源为目的的相关工业产品。——清洁能源产业相关的专业化服务: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与清洁能源开发、建设、生产与供应相关的专业化服务,提供与能源利用和消费相关的能效服务,提供与清洁能源业务相关的金融、公共事业等综合服务。——其他新兴能源产品与相关服务: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与集团战略定位相关的其他新兴能源产品和相关服务。
-
成立于1999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旗下,主打清洁高效火力发电业务,专注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的综合型企业国华电力公司是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的统称。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是神华集团以火力发电为主营业务的全资子公司,2005年2月,按照神华集团资产上市方案,将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设立了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国华电力公司目前主要业务范围是:电力项目投资、开发及经营管理;发电、供热及其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新能源项目的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电力、能源项目咨询;能源与环保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内容。国华电力公司依托神华集团“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的资源优势,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针策略,在坑口、港口、路口和负荷中心建设了一批效率高、参数高、大容量火电机组,国内资产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陕西、宁夏、河南、湖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甘肃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境外投资项目分布在印度尼西亚。截至2016年底,国华电力公司拥有23家发电单位、11个核准建设项目,管控资产总额1469亿元,运营装机容量3830万千瓦。2016年完成发电量1679亿千瓦时,利润总额112亿元,供电煤耗304.64克/千瓦时,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95.45%。其中,供电煤耗、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均创公司历史出色水平。国华电力公司从1999年3月成立到2016年底,累计发电量1.75万亿千瓦时,累计实现利润1189亿元。面向未来,国华电力公司将以十八大以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引,落实神华集团“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正确管理、务实效率、稳中求进、创新发展,打造“一主四卫”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创建世界出色电力企业,为神华集团建设世界出色的清洁能源供应商作出积极贡献。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电力主业资产整体运营平台,主要从事火力发电业务,辅以提供热力产品,以及对核电投资。近年来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电力生产领域投资规模逐年扩大,电力装机容量、发电量等生产指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已经发展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区域能源龙头企业。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近年来,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齐心协力、努力拼搏、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公司规模稳步扩张,综合实力不断增加,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党建文化保障有力,公司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为确保浙江能源安全,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公司外抓拓展,内强管理,顶住了能源市场扭转、发电产业全面亏损的冲击,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峰,赢得了市场主动权,开创了发展新局面,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12年末,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800亿元,2012年公司总收入超过45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超过30亿元。过去几年,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规模稳步扩大,综合实力明显提高,能源建设成就显著,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2001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成立的省级能源类国有大型企业,主要从事电源建设、电力生产、煤矿投资开发、煤炭流通经营、天然气开发利用和能源服务业等业务。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目前形成了以电力为主,煤炭、油气、可再生能源、能源服务业为辅的“一主四辅”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截止2012年末,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1200亿元,2012年公司总收入超过650亿元。
-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由原申能电力开发公司改制设立,1993年4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系全国电力能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额为4,552,038,316股。公司主业为电力、石油天然气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公司以“锐意开拓、稳健运作”为经营理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盈利能力稳步增长。截止201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424.79亿元,净资产为232.16亿元。2014年度实现净利润20.61亿元,每股收益0.453元。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公司拥有的权益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753万千瓦。2014年公司完成权益发电量253.56亿千瓦时,公司系统平均供电煤耗287.91克/千瓦时,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2014年公司生产原油5.74万吨、天然气2.12亿方;管网公司供应天然气71亿方。在电力业务方面,公司目前已投资建成电力项目广泛分布于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在煤电领域,公司投资的基本上都是6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其中外高桥二发电、外高桥三发电机组性能在同类型机组中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外高桥三发电于2014年10月获得国家能源局全国唯一的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称号。公司煤耗水平逐年下降,高参数、大容量、低煤耗的核心竞争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公司在燃气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已建成投运的申能临港燃机4台40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工程建设荣获“亚洲电力2012年度最佳燃气发电项目金奖”,在同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在华东地区积极参与抽水蓄能及核电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全资子公司上海申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是公司新能源发电发展平台,目前拥有建成风电及光伏发电项目权益装机容量26.02万千瓦。公司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开发、建设新项目,目前崇明燃气电厂、淮北申皖发电、华电奉贤热电等项目正在建设中,申能奉贤热电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同时,公司积极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努力推动公司业务从区域性布局向跨区域布局转变,一方面加强与央企和地方能源企业合作,另一方面成立海外项目部,争取海外发展机会。在油气业务方面,公司控股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和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天然气公司负责东海平湖油气田项目的开发与建设,目前年供气2-3亿立方米,年生产原油6-7万吨左右。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上海市天然气高压输气管网项目,该项目已于2004年初向上海市商业供气,至2020年设计运输能力将达90亿立方米。此外,公司积极延伸能源产业链,先后组建了申能燃料公司、嘉禾航运公司,参股中天合创项目,有效保障了燃料供应,降低了企业成本。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相继成立了申能能源科技公司、申能投资发展公司等,能源科技公司已于多家央企和地方能源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系统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未来,公司将坚持“电气并举,产业资本双轮驱动”的总体战略,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总资产500-600亿、净资产250-300亿、年均净利润15亿元左右的经营目标;实现电力权益装机规模1000万千瓦、年权益发电量300-350亿千瓦时的产业目标;成为在同类上市公司中经济效益优异、核心优势明显,有较强竞争力的电气兼营的综合性能源企业。
-
知名电力能源品牌,大型水电上市公司,中国三峡集团控股,专业从事水力发电业务,旗下拥有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和向家坝四座电站的全部发电资产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电力”)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五家企业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电力抓住“走出去”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国际水电业务,整合发挥三峡集团商务、管理、 技术、资本和品牌优势,充分发挥三峡集团海外电站投资、 建设、运行、咨询全产业链体协同效益。通过中国长电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三峡国际电力运营有限公司,开展海外电站运营、管理、咨询及投融资业务,以水电产业为核心向全清洁能源产业延伸。“十三五”期间,长江电力将陆续运营管理二十多座海外电站。依托三峡水电站等长江电力下属众多大型电站的调控、运行、检修、技改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人才以及管理体系,借助互联网+、两化融合等手段,努力通过国际化、标准化、本地化的管理,使国际运营公司成为国际电站运营公司,在海外树立三峡运营标准。
-
华能集团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电源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金融、煤炭、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相关产业及产品的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实业投资经营及管理。华能集团公司从1985年创立至今,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电力工业的改革、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了丰富经验;为电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示范作用;为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司坚持方向明确、科学发展,不断创新、保持领先,多方合作、互利共赢,逐步形成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的企业使命和“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等具有华能特色的企业价值理念。华能集团公司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截至2015年底,公司境内外全资及控股电厂装机容量达到1.6063亿千瓦,为电力主业发展服务的煤炭、金融、科技研发、交通运输等产业初具规模,公司在中国发电企业中率先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15年排名第224位。“十二五”时期是华能集团公司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时期,公司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国家能源战略为主导,秉承“三色公司”的企业使命,坚持“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把华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定位,转方式、调结构、提效益,促发展、强素质、创一流,推进公司做强做优做大,领先进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作为控股股东,联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和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核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核电运行安全技术研究及相关技术服务与咨询业务等领域。截至2015年5月,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控股子公司14家,联营公司1家,参股公司1家;控股在役核电机组12台,装机容量977.3万千瓦;控股在建核电机组9台,装机容量929.2万千瓦,总资产规模超过2200亿元,员工总数近10000人。目前控股核电机组包括: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厂;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的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我国第一座实现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重水堆核电站——秦山第三核电厂;我国最先进的在役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厂;全球首台三代核电AP1000——浙江三门核电工程;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工程;海南省能源建设一号工程——海南昌江核电工程等。2014年,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机组平均负荷因子超过90%,各项运行指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两台运行机组WANO排名世界第一,六台机组位于世界优秀行列。2014年机组发电量527.7亿千瓦时、主营收入188亿元、利润总额61.6亿元。机组发电量、主营收入、利润总额连续三年稳步上升。按照国家“安全发展核电”的方针,本着对国家、对核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将安全生产作为公司发展的生命线,创造了近100堆年安全无事故的核电运行业绩。在核工业全产业链体系的支撑下,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将秉承“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践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和“追求卓越、挑战自我”的价值观,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幸福、为社会创造财富,树立安全清洁、高效环保、勇担责任的核电企业形象。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是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特大型发电企业集团,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80.09亿元。主要经营范围为:经营集团公司及有关企业中由国家投资形成并由集团公司拥有的全部国有资产;从事电力能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电力设备制造、设备检修与调试;电力技术开发、咨询;电力工程、电力环保工程承包与咨询;新能源开发;与电力有关的煤炭资源开发生产;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承包境外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实施以集团公司、分(子)公司、基层企业三级责任主体为基础的集团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集团公司相继成立了大唐河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13个省发电公司,成立了湖南分公司、广西分公司、山西分公司、西藏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宁夏分公司6个分支机构和大唐电力燃料有限公司等专业公司。
-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早前身为龙源电力技术开发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隶属于国家能源部。1999年6月,龙源、中能、福霖三家公司合并重组为龙源电力集团公司。2002年底,公司在电力体制改革中划归中国国电集团公司。2009年7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公司正式改制为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0日,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国有新能源发电企业,并以177亿元人民币IPO的骄人成绩被誉为“中国新能源第一股”。公司主要从事风电场的设计、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营。同时,还经营火电、太阳能、潮汐、生物质、地热等其他发电项目;向风电场提供咨询、维修、保养、培训及其他专业服务。截至2013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达到1407.3万千瓦,其中风电控股装机容量达到1191万千瓦,继续稳居亚洲和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位。近年来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各项经营指标均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除了装机规模和经营效益,公司率先开拓海外市场、海上风电、高海拔和低风速风电等多个新的发展领域。经过多年的积累,龙源电力成功构建了新能源十大技术服务支持系统,形成了前期测风、设计咨询、运行监控、检修维护、技术研发、专业培训等多个领域的独特优势。公司获国家能源局授牌成立了“国家能源风电运营技术研发中心”,引领行业技术升级。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公司成立了“国电龙源风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培养鉴定风电行业高等专业人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3800.HK),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企业之一。保利协鑫致力于推动太阳能全球的普及应用,经过数年的开拓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供应商,全球最专业的光伏系统方案提供专家;并在全球范围拥有多家大型光伏电站,拥有丰富的光伏电站运营管理经验。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以环保和再生能源为投资对象的专业化投资控股企业集团。经过十年的创业和发展,通过参与国际、国内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协鑫已形成一套完整与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精通业务的复合型经营管理团队。 保利协鑫是全球领先的多晶硅及硅片供应商,为光伏发电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材料。保利协鑫也是中国一流的环保能源供应商,通过热电联产、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发电,提供高效环保的电力与热力。保利协鑫多晶硅年产能2011年底已经达到65,000吨,硅片年产能2011年底达到8吉瓦;光伏电站业务方面,集团在美国、南非、中国等拥有超过2GW的已建成和待开发的光伏电站;太阳能系统集成业务方面,向太阳能电站投资者提供包括项目开发、设计、采购、建设、融资及营运的一站式的太阳能系统解决方案。 保利协鑫致力于开发和运行环保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工程及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我们提供包括能源市场分析和项目评估、项目开发、项目融资、电力工程设计、技术研发、物流配套、电厂建设、电力设备制造及电厂运营的一站式服务。 保利协鑫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分支机构遍布新加坡、越南、印尼等地。在中国大陆的业务以上海[1]为管理中心,分别在北京、南京、杭州、深圳设有代表处。 多年来,协鑫集团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配合下积极参与各地工业区的开发。和摩根士丹利、保利(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神华集团、国华电力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等众多国际化企业紧密合作,积极拓展环保能源及再生能源事业领域。 保利协鑫公司以中国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积极拓展珠三角和京津塘环渤海地区,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项目地理位置的优越成就了前景广阔的环保能源电力生产企业。 经过十年,公司具备了以优越、高效和低造价的项目建设及项目管理能力;形成了以项目开发到项目运行和维护系统管理、服务的能力;建立了能够整合燃料生产、采购、运输系统,确保电厂安全、可靠和低成本运行的能力,中国区管理中心将继续优化资本结构、引进战略伙伴,务求建立一套重视品质、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体系。
-
知名电力能源品牌,大型水电上市公司,中国三峡集团控股,专业从事水力发电业务,旗下拥有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和向家坝四座电站的全部发电资产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电力”)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五家企业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电力抓住“走出去”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国际水电业务,整合发挥三峡集团商务、管理、 技术、资本和品牌优势,充分发挥三峡集团海外电站投资、 建设、运行、咨询全产业链体协同效益。通过中国长电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三峡国际电力运营有限公司,开展海外电站运营、管理、咨询及投融资业务,以水电产业为核心向全清洁能源产业延伸。“十三五”期间,长江电力将陆续运营管理二十多座海外电站。依托三峡水电站等长江电力下属众多大型电站的调控、运行、检修、技改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人才以及管理体系,借助互联网+、两化融合等手段,努力通过国际化、标准化、本地化的管理,使国际运营公司成为国际电站运营公司,在海外树立三峡运营标准。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的旗舰香港上市公司,是中国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业态涉及火电、煤炭、风电、水电、分布式能源、核电、光伏发电等领域。华润电力于2003年11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编号:0836.HK),2004年3月纳入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公用事业)﹑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2005年5月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2009年6月8日纳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唯一入选恒指成份股的中资电力公司。截至2014年底,华润电力总资产2256.48亿港元,投资区域覆盖中国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3133.1万千瓦。2014年,华润电力连续第八年入选《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及“普氏能源资讯全球能源企业250强”,综合排名分别为上升至第595位和第75位。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或“华润集团”)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其前身是1938年于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变更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1983年,华润将所管理的下属机构经重组转为以股权为纽带的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此后华润的业务由总代理贸易转向自营,并通过一系列实业化投资,推动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在香港和内地颇具影响力的、以实业化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5家一级利润中心,实体企业1948家,在职员工45万多人。华润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旗下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华润燃气、华润水泥位列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和香港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015年排名第115位。华润零售、华润啤酒、华润燃气经营规模全国第一。华润电力的经营业绩、运营成本、经营效率在行业中名列前茅;华润置地是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地产开发商之一;雪花啤酒、怡宝水、万家超市、万象城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金融等。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2015年末,华润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729.2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440.3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9,994.8亿元人民币。进入21世纪以来,华润努力把握中国经济腾飞的历史机遇,保持了连续十五年的快速增长,在全面完成了两次“再造华润”的基础上,到“十二五”期末,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又比2010年接近翻了一番,并由此建立了雄厚的产业基础,综合竞争实力大大增强,企业成功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未来,华润集团将在新的起点上,以更优异的业绩,不断超越,回报股东,回馈大众。
-
成立于1999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旗下,主打清洁高效火力发电业务,专注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的综合型企业国华电力公司是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的统称。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是神华集团以火力发电为主营业务的全资子公司,2005年2月,按照神华集团资产上市方案,将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设立了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国华电力公司目前主要业务范围是:电力项目投资、开发及经营管理;发电、供热及其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新能源项目的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电力、能源项目咨询;能源与环保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内容。国华电力公司依托神华集团“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的资源优势,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针策略,在坑口、港口、路口和负荷中心建设了一批效率高、参数高、大容量火电机组,国内资产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陕西、宁夏、河南、湖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甘肃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境外投资项目分布在印度尼西亚。截至2016年底,国华电力公司拥有23家发电单位、11个核准建设项目,管控资产总额1469亿元,运营装机容量3830万千瓦。2016年完成发电量1679亿千瓦时,利润总额112亿元,供电煤耗304.64克/千瓦时,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95.45%。其中,供电煤耗、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均创公司历史出色水平。国华电力公司从1999年3月成立到2016年底,累计发电量1.75万亿千瓦时,累计实现利润1189亿元。面向未来,国华电力公司将以十八大以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引,落实神华集团“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正确管理、务实效率、稳中求进、创新发展,打造“一主四卫”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创建世界出色电力企业,为神华集团建设世界出色的清洁能源供应商作出积极贡献。
-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由原申能电力开发公司改制设立,1993年4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系全国电力能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额为4,552,038,316股。公司主业为电力、石油天然气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公司以“锐意开拓、稳健运作”为经营理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盈利能力稳步增长。截止201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424.79亿元,净资产为232.16亿元。2014年度实现净利润20.61亿元,每股收益0.453元。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公司拥有的权益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753万千瓦。2014年公司完成权益发电量253.56亿千瓦时,公司系统平均供电煤耗287.91克/千瓦时,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2014年公司生产原油5.74万吨、天然气2.12亿方;管网公司供应天然气71亿方。在电力业务方面,公司目前已投资建成电力项目广泛分布于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在煤电领域,公司投资的基本上都是6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其中外高桥二发电、外高桥三发电机组性能在同类型机组中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外高桥三发电于2014年10月获得国家能源局全国唯一的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称号。公司煤耗水平逐年下降,高参数、大容量、低煤耗的核心竞争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公司在燃气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已建成投运的申能临港燃机4台40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工程建设荣获“亚洲电力2012年度最佳燃气发电项目金奖”,在同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在华东地区积极参与抽水蓄能及核电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全资子公司上海申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是公司新能源发电发展平台,目前拥有建成风电及光伏发电项目权益装机容量26.02万千瓦。公司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开发、建设新项目,目前崇明燃气电厂、淮北申皖发电、华电奉贤热电等项目正在建设中,申能奉贤热电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同时,公司积极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努力推动公司业务从区域性布局向跨区域布局转变,一方面加强与央企和地方能源企业合作,另一方面成立海外项目部,争取海外发展机会。在油气业务方面,公司控股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和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天然气公司负责东海平湖油气田项目的开发与建设,目前年供气2-3亿立方米,年生产原油6-7万吨左右。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上海市天然气高压输气管网项目,该项目已于2004年初向上海市商业供气,至2020年设计运输能力将达90亿立方米。此外,公司积极延伸能源产业链,先后组建了申能燃料公司、嘉禾航运公司,参股中天合创项目,有效保障了燃料供应,降低了企业成本。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相继成立了申能能源科技公司、申能投资发展公司等,能源科技公司已于多家央企和地方能源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系统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未来,公司将坚持“电气并举,产业资本双轮驱动”的总体战略,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总资产500-600亿、净资产250-300亿、年均净利润15亿元左右的经营目标;实现电力权益装机规模1000万千瓦、年权益发电量300-350亿千瓦时的产业目标;成为在同类上市公司中经济效益优异、核心优势明显,有较强竞争力的电气兼营的综合性能源企业。
-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原新奥燃气,股票代码2688.HK)于1992年开始从事城市管道燃气业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分销商之一。公司以“倡导清洁能源,改善生存环境;提升系统能效,创造客户价值”为使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依托长期积累的清洁能源储运资源,通过系统能效技术平台,为国内外用能客户量身定制最优用能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全面信息化、市场与战略绩效机制等先进管理手段,持续优化运营机制,不断提高卓越运营能力,努力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能源分销商。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成功运营134个城市燃气项目,为超过920多万居民用户及38000多家工商业用户提供清洁能源产品与服务,敷设中输及主干管道超过23000公里,覆盖城区人口6100多万,在105个城市投资运营448座天然气加气站,在20多个大中城市规划和实施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
创于1992年,电力/能源行业知名品牌,上市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旗下,以红水河流域开发为主线,主打水电开发与运营产业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冠电力”)创立于1992年9月,当时负责开发建设经营广西红水河百龙滩水电站,是一家以股份制形式筹集资金进行大中型水电站建设的企业。1994年1月,红水河大化水电厂经营性资产评估后入股桂冠电力,增强了公司滚动开发的实力。2000年3月,桂冠电力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桂冠电力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拥有广西龙滩、岩滩、平班、大化、百龙滩、乐滩以及四川天龙湖、金龙潭、仙女堡、湖北沿渡河共10座水电站、合山1座火电厂和贵州、山东烟台3个风电场,可控装机容量为1057.25万千瓦,其中水电900.9万千瓦、火电133万千瓦、风电23.35万千瓦。桂冠电力坚持以红水河流域开发为主线,以水电开发与运营为主导产业,适当发展其他清洁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2015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34.04亿元、净资产146.49亿元。
-
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央企业,由核心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30多家主要成员公司组成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2亿元人民币。2013年4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同步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以“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为愿景。截至目前,中国广核集团拥有在运和具备商运条件的核电机组14台,装机1492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2台,装机1445万千瓦;拥有风电投运装机74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累计投运70万千瓦,水电控股在运装机147万千瓦,在分布式能源、核技术应用、节能技术服务等领域也取得了良好发展。中国广核集团自成立以来,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为基本原则,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在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核电生产、工程建设、科技研发、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2005年以来,集团进入风电、水电、太阳能、节能技术等新业务领域,拥有8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具备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面向全国、跨地区、多基地同时建设和运营管理多个核电、风电、水电、太阳能及其他清洁能源项目的能力。中国广核集团立志成为公众信赖、更具责任(Social-accountability),技术领先、更具实力(Superiority),持续发展、更具价值(Sustainability)的国际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中国广核集团的战略定位: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提供商与服务商。致力于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生产与供应,致力于全社会的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利用,为社会提供规模化、高质效与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中国广核集团的业务定位:核电业务是集团的核心支柱业务,要保持和发挥集团已有优势,进一步做足、做深、做强;可再生能源业务是集团的新兴成长业务,要抓住新机遇,创造优势,做实、做好、做优;其他新能源、核技术应用、能源利用与能效服务等新业务是集团的战略性拓展业务,要开阔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做先、做新、做特。中国广核集团的产品/市场定位:围绕集团战略定位和业务定位,中国广核集团为客户提供以下四类主要产品和服务:——清洁电力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清洁能源产业相关的工业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围绕清洁能源开发、建设、生产、供应与利用,提供以掌握核心技术和掌控产业链关键资源为目的的相关工业产品。——清洁能源产业相关的专业化服务: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与清洁能源开发、建设、生产与供应相关的专业化服务,提供与能源利用和消费相关的能效服务,提供与清洁能源业务相关的金融、公共事业等综合服务。——其他新兴能源产品与相关服务: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与集团战略定位相关的其他新兴能源产品和相关服务。
-
华能集团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电源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金融、煤炭、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相关产业及产品的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实业投资经营及管理。华能集团公司从1985年创立至今,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电力工业的改革、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了丰富经验;为电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示范作用;为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司坚持方向明确、科学发展,不断创新、保持领先,多方合作、互利共赢,逐步形成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的企业使命和“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等具有华能特色的企业价值理念。华能集团公司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截至2015年底,公司境内外全资及控股电厂装机容量达到1.6063亿千瓦,为电力主业发展服务的煤炭、金融、科技研发、交通运输等产业初具规模,公司在中国发电企业中率先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15年排名第224位。“十二五”时期是华能集团公司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时期,公司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国家能源战略为主导,秉承“三色公司”的企业使命,坚持“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把华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定位,转方式、调结构、提效益,促发展、强素质、创一流,推进公司做强做优做大,领先进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作为控股股东,联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和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核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核电运行安全技术研究及相关技术服务与咨询业务等领域。截至2015年5月,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控股子公司14家,联营公司1家,参股公司1家;控股在役核电机组12台,装机容量977.3万千瓦;控股在建核电机组9台,装机容量929.2万千瓦,总资产规模超过2200亿元,员工总数近10000人。目前控股核电机组包括: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厂;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的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我国第一座实现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重水堆核电站——秦山第三核电厂;我国最先进的在役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厂;全球首台三代核电AP1000——浙江三门核电工程;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工程;海南省能源建设一号工程——海南昌江核电工程等。2014年,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机组平均负荷因子超过90%,各项运行指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两台运行机组WANO排名世界第一,六台机组位于世界优秀行列。2014年机组发电量527.7亿千瓦时、主营收入188亿元、利润总额61.6亿元。机组发电量、主营收入、利润总额连续三年稳步上升。按照国家“安全发展核电”的方针,本着对国家、对核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将安全生产作为公司发展的生命线,创造了近100堆年安全无事故的核电运行业绩。在核工业全产业链体系的支撑下,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将秉承“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践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和“追求卓越、挑战自我”的价值观,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幸福、为社会创造财富,树立安全清洁、高效环保、勇担责任的核电企业形象。
-
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粤电力)于1992年9月8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1992]20号文及广东省企业股份制试点联审小组、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粤股审[1992]54号文批准,由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信托投资公司、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广东发展银行发起成立。经中国证监会批准,1993年10月粤电力发行A股,并于同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经国务院证券委批准,1995年6月粤电力B股发行上市。B股发行完成后,外资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83%,粤电力由此转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2010年5月和2012年12月,粤电力分别成功增发A股,公司总股本达到437,523.67万股。2001年8月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厂网分家”的电力体制改革,广东省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粤电力股权由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继续持有,2003年5月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更名为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控股股东,目前直接和间接持有股份占粤电力总股本的69.64%。粤电力的主要经营范围为“电力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电力的生产和销售,电力行业技术咨询和服务。”自成立以来,粤电力一直坚持“取资于民,用资于电,惠之于众”的经营宗旨和“办电为主,多元发展”的经营方针,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致力于广东省的电力建设。经过二十年的奋斗,从成立之初仅有60万千瓦的可控发电装机增长到目前1788.08万千瓦,总资产由成立之初的13.84亿元增长到679.19亿元(2013年12月31日),实现了电力主业规模化、能源结构多元化、企业管理规范化,成为主营业务鲜明、规模效益突出、财务实力雄厚、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优质电力上市公司。
-
华能集团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电源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金融、煤炭、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相关产业及产品的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实业投资经营及管理。华能集团公司从1985年创立至今,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电力工业的改革、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了丰富经验;为电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示范作用;为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司坚持方向明确、科学发展,不断创新、保持领先,多方合作、互利共赢,逐步形成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的企业使命和“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等具有华能特色的企业价值理念。华能集团公司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截至2015年底,公司境内外全资及控股电厂装机容量达到1.6063亿千瓦,为电力主业发展服务的煤炭、金融、科技研发、交通运输等产业初具规模,公司在中国发电企业中率先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15年排名第224位。“十二五”时期是华能集团公司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时期,公司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国家能源战略为主导,秉承“三色公司”的企业使命,坚持“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把华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定位,转方式、调结构、提效益,促发展、强素质、创一流,推进公司做强做优做大,领先进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电力主业资产整体运营平台,主要从事火力发电业务,辅以提供热力产品,以及对核电投资。近年来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电力生产领域投资规模逐年扩大,电力装机容量、发电量等生产指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已经发展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区域能源龙头企业。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近年来,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齐心协力、努力拼搏、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公司规模稳步扩张,综合实力不断增加,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党建文化保障有力,公司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为确保浙江能源安全,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公司外抓拓展,内强管理,顶住了能源市场扭转、发电产业全面亏损的冲击,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峰,赢得了市场主动权,开创了发展新局面,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12年末,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800亿元,2012年公司总收入超过45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超过30亿元。过去几年,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规模稳步扩大,综合实力明显提高,能源建设成就显著,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2001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成立的省级能源类国有大型企业,主要从事电源建设、电力生产、煤矿投资开发、煤炭流通经营、天然气开发利用和能源服务业等业务。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目前形成了以电力为主,煤炭、油气、可再生能源、能源服务业为辅的“一主四辅”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截止2012年末,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1200亿元,2012年公司总收入超过650亿元。
-
知名电力能源品牌,大型水电上市公司,中国三峡集团控股,专业从事水力发电业务,旗下拥有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和向家坝四座电站的全部发电资产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电力”)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五家企业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电力抓住“走出去”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国际水电业务,整合发挥三峡集团商务、管理、 技术、资本和品牌优势,充分发挥三峡集团海外电站投资、 建设、运行、咨询全产业链体协同效益。通过中国长电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三峡国际电力运营有限公司,开展海外电站运营、管理、咨询及投融资业务,以水电产业为核心向全清洁能源产业延伸。“十三五”期间,长江电力将陆续运营管理二十多座海外电站。依托三峡水电站等长江电力下属众多大型电站的调控、运行、检修、技改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人才以及管理体系,借助互联网+、两化融合等手段,努力通过国际化、标准化、本地化的管理,使国际运营公司成为国际电站运营公司,在海外树立三峡运营标准。
-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原新奥燃气,股票代码2688.HK)于1992年开始从事城市管道燃气业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分销商之一。公司以“倡导清洁能源,改善生存环境;提升系统能效,创造客户价值”为使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依托长期积累的清洁能源储运资源,通过系统能效技术平台,为国内外用能客户量身定制最优用能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全面信息化、市场与战略绩效机制等先进管理手段,持续优化运营机制,不断提高卓越运营能力,努力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能源分销商。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成功运营134个城市燃气项目,为超过920多万居民用户及38000多家工商业用户提供清洁能源产品与服务,敷设中输及主干管道超过23000公里,覆盖城区人口6100多万,在105个城市投资运营448座天然气加气站,在20多个大中城市规划和实施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的旗舰香港上市公司,是中国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业态涉及火电、煤炭、风电、水电、分布式能源、核电、光伏发电等领域。华润电力于2003年11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编号:0836.HK),2004年3月纳入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公用事业)﹑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2005年5月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2009年6月8日纳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唯一入选恒指成份股的中资电力公司。截至2014年底,华润电力总资产2256.48亿港元,投资区域覆盖中国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3133.1万千瓦。2014年,华润电力连续第八年入选《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及“普氏能源资讯全球能源企业250强”,综合排名分别为上升至第595位和第75位。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或“华润集团”)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其前身是1938年于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变更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1983年,华润将所管理的下属机构经重组转为以股权为纽带的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此后华润的业务由总代理贸易转向自营,并通过一系列实业化投资,推动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在香港和内地颇具影响力的、以实业化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5家一级利润中心,实体企业1948家,在职员工45万多人。华润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旗下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华润燃气、华润水泥位列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和香港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015年排名第115位。华润零售、华润啤酒、华润燃气经营规模全国第一。华润电力的经营业绩、运营成本、经营效率在行业中名列前茅;华润置地是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地产开发商之一;雪花啤酒、怡宝水、万家超市、万象城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金融等。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2015年末,华润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729.2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440.3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9,994.8亿元人民币。进入21世纪以来,华润努力把握中国经济腾飞的历史机遇,保持了连续十五年的快速增长,在全面完成了两次“再造华润”的基础上,到“十二五”期末,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又比2010年接近翻了一番,并由此建立了雄厚的产业基础,综合竞争实力大大增强,企业成功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未来,华润集团将在新的起点上,以更优异的业绩,不断超越,回报股东,回馈大众。
-
创于1992年,电力/能源行业知名品牌,上市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旗下,以红水河流域开发为主线,主打水电开发与运营产业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冠电力”)创立于1992年9月,当时负责开发建设经营广西红水河百龙滩水电站,是一家以股份制形式筹集资金进行大中型水电站建设的企业。1994年1月,红水河大化水电厂经营性资产评估后入股桂冠电力,增强了公司滚动开发的实力。2000年3月,桂冠电力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桂冠电力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拥有广西龙滩、岩滩、平班、大化、百龙滩、乐滩以及四川天龙湖、金龙潭、仙女堡、湖北沿渡河共10座水电站、合山1座火电厂和贵州、山东烟台3个风电场,可控装机容量为1057.25万千瓦,其中水电900.9万千瓦、火电133万千瓦、风电23.35万千瓦。桂冠电力坚持以红水河流域开发为主线,以水电开发与运营为主导产业,适当发展其他清洁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2015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34.04亿元、净资产146.49亿元。
-
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组建,国内著名的大型核电开发建设运营商,集电力/煤炭/铝业/铁路/港口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成立于2015年6月,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组建。国家电投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公司。电力总装机容量12613万千瓦,其中:火电7423万千瓦,水电2203万千瓦,核电448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166万千瓦,风电1373万千瓦,在全部电力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重占45.14%,具有鲜明的清洁发展特色。年发电量4226.09亿千瓦时,年供热量1.55亿吉焦。拥有煤炭产能8010万吨,电解铝产能248.5万吨,铁路运营里程331公里。国家电投拥有辽宁红沿河、山东海阳、山东荣成等多座在运或在建核电站,以及一批沿海和内陆厂址资源,是实施三代核电自主化的主体、载体和平台,以及大型先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牵头实施单位,肩负着国家三代核电自主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光荣使命,具备核电研发设计、工程建设、相关设备材料制造和运营管理的完整产业链和强大技术实力。国家电投是一家专注于全球业务的国际化公司。境外业务分布在日本、澳大利亚、 马耳他、 印度、土耳其、南非、巴基斯坦、巴西、缅甸等41个国家,涉及电力项目投资、技术合作、工程承包建设等。投资运营项目可控装机容量301.68万千瓦,投资在建项目可控装机容量1150万千瓦。面向未来,国家电投将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核能企业重组调整的战略部署,以核电等专业能源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导,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方向,积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创新型、国际化的综合能源集团和现代国有企业。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是2002年12月29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特大型发电企业集团,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80.09亿元。主要经营范围为:经营集团公司及有关企业中由国家投资形成并由集团公司拥有的全部国有资产;从事电力能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电力设备制造、设备检修与调试;电力技术开发、咨询;电力工程、电力环保工程承包与咨询;新能源开发;与电力有关的煤炭资源开发生产;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承包境外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实施以集团公司、分(子)公司、基层企业三级责任主体为基础的集团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集团公司相继成立了大唐河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13个省发电公司,成立了湖南分公司、广西分公司、山西分公司、西藏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宁夏分公司6个分支机构和大唐电力燃料有限公司等专业公司。
-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由北京京能科技整体变更设立,是京能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前身是1993成立的北京能源投资公司。公司于2011年12月2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股份总股数为6,149,905,454股,其中京能集团持股67.96%,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我们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燃气热电供应商和中国领先的风电运营商。拥有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业务组合,涵盖燃气发电及供热、风力发电、中小型水电、光伏发电及其他清洁能源业务。截至2012年6月30日,在北京我们有两个燃气热电联产电厂及一个燃气供热厂,控股投产装机容量为1190兆瓦,控股装机供热能力为1045兆瓦。截至2012年6月30日,风电控股投产装机容量为1253.75兆瓦,我们的风电厂主要位于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战略分布在内蒙古、北京及宁夏省,并且我们是北京地区唯一的风电运营商。此外,我们还运营中小型水电及光伏发电等其他清洁能源发电业务,截至2012年上半年的控股装机容量为16.4兆瓦,其中中小型水电项目主要分布在水资源充沛的中国西南地区。
-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由原申能电力开发公司改制设立,1993年4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系全国电力能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额为4,552,038,316股。公司主业为电力、石油天然气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公司以“锐意开拓、稳健运作”为经营理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盈利能力稳步增长。截止201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424.79亿元,净资产为232.16亿元。2014年度实现净利润20.61亿元,每股收益0.453元。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公司拥有的权益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753万千瓦。2014年公司完成权益发电量253.56亿千瓦时,公司系统平均供电煤耗287.91克/千瓦时,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2014年公司生产原油5.74万吨、天然气2.12亿方;管网公司供应天然气71亿方。在电力业务方面,公司目前已投资建成电力项目广泛分布于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在煤电领域,公司投资的基本上都是6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其中外高桥二发电、外高桥三发电机组性能在同类型机组中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外高桥三发电于2014年10月获得国家能源局全国唯一的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称号。公司煤耗水平逐年下降,高参数、大容量、低煤耗的核心竞争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公司在燃气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已建成投运的申能临港燃机4台40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工程建设荣获“亚洲电力2012年度最佳燃气发电项目金奖”,在同行业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在华东地区积极参与抽水蓄能及核电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全资子公司上海申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是公司新能源发电发展平台,目前拥有建成风电及光伏发电项目权益装机容量26.02万千瓦。公司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开发、建设新项目,目前崇明燃气电厂、淮北申皖发电、华电奉贤热电等项目正在建设中,申能奉贤热电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同时,公司积极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努力推动公司业务从区域性布局向跨区域布局转变,一方面加强与央企和地方能源企业合作,另一方面成立海外项目部,争取海外发展机会。在油气业务方面,公司控股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和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天然气公司负责东海平湖油气田项目的开发与建设,目前年供气2-3亿立方米,年生产原油6-7万吨左右。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上海市天然气高压输气管网项目,该项目已于2004年初向上海市商业供气,至2020年设计运输能力将达90亿立方米。此外,公司积极延伸能源产业链,先后组建了申能燃料公司、嘉禾航运公司,参股中天合创项目,有效保障了燃料供应,降低了企业成本。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相继成立了申能能源科技公司、申能投资发展公司等,能源科技公司已于多家央企和地方能源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系统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未来,公司将坚持“电气并举,产业资本双轮驱动”的总体战略,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总资产500-600亿、净资产250-300亿、年均净利润15亿元左右的经营目标;实现电力权益装机规模1000万千瓦、年权益发电量300-350亿千瓦时的产业目标;成为在同类上市公司中经济效益优异、核心优势明显,有较强竞争力的电气兼营的综合性能源企业。
-
热门资讯
-
知识百科
-
百科推荐
-
中国十大煤矿城市
中国十大煤矿城市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十个煤矿城市,这些城市不仅在煤炭产量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十大煤矿城市排行榜1.大同市-简介: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
中国十大空中豪宅
中国十大空中豪宅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端住宅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众多奢华住宅中,空中豪宅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豪华的设施以及无与伦比的视野成为了顶级富豪们的首选。本文将为您揭晓中国十大空中豪宅,带您领略这些云端之上的豪华居所 -
中国十大烂尾楼
中国十大烂尾楼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期完成,最终成为城市中的“烂尾楼”。这些烂尾楼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本文将盘点中国十大烂尾楼,带您一探究竟 -
中国十大重要外交事迹
中国十大重要外交事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本文将回顾并总结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件大事 -
十大智能AI模型
十大智能AI模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AI模型被开发出来。这些模型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从自然语言处理到图像识别,再到推荐系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将介绍当前最值得关注的十大智能AI模型,帮助读者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
中国十大巨人排行榜
中国十大巨人排行榜中国的巨人文化源远流长,不仅体现在神话传说中,也体现在现代体育、科学、艺术等领域。本文将从历史、体育、科技和文化四个维度,评选出中国在这些领域中的“巨人”,以此来展现中国在各个领域的杰出贡献和卓越成就。历史巨人排行榜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中国十大带毒动物
中国十大带毒动物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形态各异、习性不同的野生动物。其中,有一些动物体内含有剧毒,这些毒素不仅让它们在自然界中拥有了自卫的利器,也使得人类在与它们接触时需要格外小心。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的十大带毒动物,并通过排行榜的形式展示这些动物的独特之处 -
中国十大滑雪城市
中国十大滑雪城市随着冬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滑雪这项充满激情与挑战的运动。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的国家,不仅有着广阔的雪原,还有众多适合滑雪的城市。本文将带您了解中国的十大滑雪城市,探索这些城市的独特魅力 -
中国十大名书法作品
中国十大名书法作品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从甲骨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每一种字体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本文将为大家盘点中国十大名书法作品,通过这些经典之作,感受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魅力 -
中国十大传统早点
中国十大传统早点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早餐作为一天的开始,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各地都有其独特的早点美食。本文将带您走进中国早餐的世界,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