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排行榜

飞机制造品牌排行榜

RANKING LIST

申请入驻

飞机制造十大品牌依托大数据技术,综合品牌实力、产品销量、用户口碑、网友投票等近百项指标评选出了2024年飞机制造十大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分别是通用动力、Bell贝尔、PILATUS皮拉图斯、中国商飞COMAC、Avic中航工业、神舟学院、中航科工、BOEING波音、洛克希德-马丁、Bombardier庞巴迪。如果您正在查找风管机什么牌子好?那么本风管机十大品牌榜单可供您作为选购参考,我们致力于用最真实的用户数据推荐口碑最好的飞机制造品牌,让您选得放心。(榜单每月更新一次)

  • 品牌榜

  • 优选榜

  • 新锐榜

  • 人气榜

  • 通用动力(GeneralDynamics)是一家美国国防企业集团。2005年时通用动力是世界第六大国防工业承包商。由于近年来不断的扩充和并购其他公司,通用动力现今的组成与面貌已与冷战时期时大不相同。现今通用动力包含三大业务集团:海洋、作战系统和资讯科技集团。通用动力是家综合性防务集团公司,总部在弗吉尼亚州福尔斯彻奇市郊。通用动力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军火商,也是国防承包商之一,它的产业分为四大领域,一是航海设备,主要是制造军舰和核潜艇;二是航空领域,包括商用飞机和战斗机;三是信息系统和技术部门;四是攻击性武器的制造。该公司下设一些部门和子公司,其中的几家子公司是收购来的,它通过精明的收购以及收购后灵活的管理,大大增加了销售和净收入。通用动力(GeneralDynamics)是一家美国国防企业集团。其研发的F-16战斗机,是西方国家产量最大的战斗机。目前主营四大业务:舰船系统、作战系统、信息系统与技术、航空航天。

  • 贝尔直升机公司(BellHelicopter)创立于1935年7月,原名贝尔飞机公司,总部在美国德州沃斯堡。公司早期开发过多种战斗机,还曾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在平飞状态下突破音速的飞行器—贝尔X-1。目前,贝尔直升机公司民用产品的生产基地位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地区。1946年,贝尔47型直升机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拥有商业型号合格证的直升机。经过70多年的创新和发展,贝尔直升机公司(BellHelicopter)已成为世界商用直升机制造业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开发倾转旋翼飞机的先锋。随着35000多架贝尔直升机被交付给全球120多个国家的客户,贝尔直升机也因其高可靠性、优良的服务和高价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目前仍在服役的约13000架贝尔直升机占全球民用直升机市场份额超过50%。贝尔直升机公司的民用系列产品可以满足许多工业领域的各种实用要求。从医疗抢险到警务应用,贝尔直升机公司都提供了其他制造商所不可比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各行各业中,无论是海上平台应用、远距离运输、新闻转播、现场报道、消防灭火、反恐防暴、管线巡视,还是重要人员运送,贝尔直升机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在不断提高现有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的同时,贝尔直升机公司也一直在着手未来。其倾转旋翼技术已经过实战考验,其军用产品已开始大量装备美军,其民用型号BA609也将进入商业取证阶段。倾转旋翼飞机每小时500公里以上的巡航速度,1400公里或更远的航程,接近8000米的巡航高度和无需机场跑道的特点会对未来的直升机、支线及商务飞行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贝尔直升机在中国自1980年首次引进,贝尔已经在中国已运营了近30年。至2010年底,机队达到23架。客户包括东方通用航空公司、山西省公安厅、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远大空调公司、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云南通用航空公司及多名私人用户。美国权威的《专业飞行员》杂志已连续进行了十七年全球范围(包括中国的直升机用户)的直升机售后服务和维修情况调查,并对各直升机厂家进行排名。贝尔直升机公司在这十七年的排名中均名列榜首。目前,四川广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自1985年引进贝尔206直升机以来,已能进行贝尔单发系列直升机的全部大修(除发动机);天津东方通用航空公司自1979年引进贝尔212直升机以来,已能进行贝尔212/412系列直升机的大部分大修(除发动机);同时,贝尔重新设立了北京办公室,也将在近期2011年3季度在中国设立授权维修站;贝尔在新加坡的航材库存放了价值超过3000万美元的零备件,以随时满足中国及亚太地区客户的需要;贝尔直升机的发动机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和加拿大普惠公司也都配合贝尔直升机在新加坡建立了大修基地为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客户服务。贝尔希望用最安全可靠的产品、最低的维护使用成本、最出色的售后服务、最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最丰富的应用经验帮助中国的客户,不断提高直升机的应用水平和安全纪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贝尔直升机德事隆公司(“贝尔直升机”)是德事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贝尔直升机是一家独立的法人实体,并且是德事隆集团的成员。

  • 创世于1939年的皮拉图斯飞机公司是瑞士面向全球客户研发,生产,销售飞机的飞机公司。他的产品从传奇的皮拉图斯搬运工PC-6到销售好的PC-12(一款单涡轮螺旋桨飞机),以及PC-21(一套现代化的训练系统)。位于瑞士斯坦茨的公司总部,其工作环境已经获得ISO 14001认证。皮拉图斯集团拥有包括了阿尔滕莱茵(瑞士)、布鲁姆菲尔德(美国科罗拉多)和阿德莱德(澳大利亚)等三个独立的子公司,包括瑞士总部,公司拥有超过1500名员工。皮拉图斯从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作为一家飞机制造厂来发展飞机产品,产品为SB-2,它是一款专门针对狭窄高山峡谷环境来设计的飞机。之后皮拉图斯陆续成功推出了P-2 和P-3 两款机型,并成功进入了瑞士空军和瑞士航空公司服役。但真正的突破出现在1959年,皮拉图斯搬运工(Porter)机型。这是一款多用途飞机,它能在恶劣条件下运行,同时具有出色的短距起降特性。国际销售额迅速增长,需求非常旺盛。在PC-6发展的这50几年间,这款飞机不断改进。今天,皮拉图斯公司延续传统设计经验,并按全球功能性飞机市场的需求来细分民用和军用市场。PC-12NG是目前畅销的单引擎涡轮螺旋桨商用飞机。毫不夸张的说,每天,每一块大陆,都有PC-12为不同组织进行着各种服务,包括了企业,私人,执法单位和救援组织。PC-21,是一款注定要彻底改变军用飞行员训练的设计。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由国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于2008年5月11日在上海揭牌成立,总部设在上海。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金壮龙,总经理:贺东风。中国商飞公司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主要从事民用飞机及相关产品的科研、生产、试验试飞,从事民用飞机销售及服务、租赁和运营等相关业务。中国商飞公司下辖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商飞客户服务中心(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商飞北京研究中心(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中国商飞基础能力中心(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飞新闻中心(上海《大飞机》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商飞四川分公司、中国商飞美国公司等成员单位,在北京、美国洛杉矶、法国巴黎设有北京办事处、美国办事处、欧洲办事处等办事机构,在上海设立金融服务中心。中国商飞公司参股成都航空有限公司和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飞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和运营,实行“主制造商-供应商”发展模式,重点加强飞机研发设计、总装制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和供应商管理等能力,坚持中国特色,体现技术进步,走市场化、集成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将全力打造更加安全、经济、舒适、环保的大型客机,立志让中国人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早日飞上蓝天。公司使命: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大型客机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的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和“现代制造业的一颗明珠”。中国商飞公司因民族的百年飞天梦想和国家的战略而立,肩负着国家的意志,承载着民族的梦想和人民的重托。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的神圣使命,召唤和激励着中国商飞公司全体员工将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到为大型客机事业的不懈奋斗中,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坚定地走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技术进步的民机发展道路,实现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成功和商业成功,带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使中国航空工业向更高领域迈进。公司愿景: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经济、舒适和环保的民用飞机。现代大型客机开创了人类飞翔的文明,是最具效率的交通出行工具。中国商飞公司作为世界民机大家庭的成员,将与客户、合作伙伴携手合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经济、舒适、环保的民用飞机,使更多的人享受航空科技成果,使人类进入一个安全性水平更高、飞行风险更低的新时代,一个“人与蓝天和谐相处”的新时代,架起人类友谊、文明、进步的桥梁,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公司目标:把大型客机项目建设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把中国商飞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航空企业(“两个建成”)。研制和发展大型客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商飞公司坚定地走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技术进步的自主创新之路,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坚持市场化、集成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方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实现项目的研制成功、商业成功,提高我国航空工业的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带动我国相应基础学科取得重大进展,推动我国相关领域关键技术取得群体突破,促进我国民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发挥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面带动作用和典型示范效应,使中国商飞公司成为国际一流民用飞机制造企业。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航空装备、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140余家成员单位、近30家上市公司,员工逾50万人。2009年中航工业首次申报并成功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四百二十六位,成为首家入选的中国军工企业。2015年中航工业连续第七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跃升至第一百五十六位。为政府及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中航工业系列发展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直升机、强击机、通用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全面研发涡桨、涡轴、涡喷、涡扇等系列发动机和空空、空面、地空导弹,强力塑造歼十、飞豹、枭龙、猎鹰、山鹰等飞机品牌和太行、秦岭、昆仑等发动机品牌,为政府及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发展民用飞机产业中航工业研制生产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涡桨支线飞机,运-8飞机、运-12飞机,AC311、AC312、AC313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是C919大型客机、ARJ21新支线客机的主要研制者和供应商。同时,按照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开展了枭龙飞机、K8飞机、AC352、ERJ145涡扇支线客机等国际合作项目,并大力开展航空转包生产业务;此外,中航工业还拥有通用航空及民航运输等业务。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原则中航工业将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原则,将航空高技术融入民用领域,大力发展燃气轮机、制冷设备、电子产品、环保设备、新能源设备等产品,并协调发展金融投资、工程建设、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地产开发等现代服务业。中国科技发展的领军之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领军者之一,拥有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和33个科研院所组成的高水平科研体系;拥有一大批院士和国家级专家;拥有一批达到亚洲一流或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试验设施;拥有金航网联通国内所属成员单位,具备异地协同设计制造能力和现代化信息传输能力。坚持“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提出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两融”就是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就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由传统的“资本、管理、技术”三位一体,逐步转型升级为“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新的三位一体;“五化”就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规模挑战一万亿的目标。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经过4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具实力的骨干力量。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还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有关探索、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接用户需求的各类航天器和地面应用设备的研制业务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设分院、研究机构、卫星制造厂等,拥有1家上市公司和多家全资子公司,建立了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家以研究生培养、员工培训、客户培训为中心任务的神舟学院,形成了北京、西安、兰州、烟台、天津、内蒙古、深圳7个产业基地,拥有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制造及卫星应用、服务保障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在北京航天城建成了集系统设计与集成、总装、测试、试验一体化的新型航天器研制生产基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与俄罗斯、法国、巴西、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宇航公司及空间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2007年实现了商业卫星出口,持续开展了整星和宇航服务出口等业务。“十一五”期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国家16项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中的3项,要完成近百个星船的研制任务,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展望未来,研究院干部职工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认真践行航天文化和神舟文化,不断开拓中国空间事业新境界,为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而不懈奋斗。

  • 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富中国500强,香港上市公司,专营各种类型的直升机、教练机、通用飞机航空零部件、航空电子产品及附件的企业。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4月30日在中国北京注册成立。2003年10月30日,中航科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主要股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现已更名为空中客车集团—Airbus Group)、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航科工总资产(截止2016年末)695亿元人民币,总股本59.66亿股,H股股数23.56亿股。中航科工的主要航空产品包括各种类型的直升机、教练机、通用飞机航空零部件、航空电子产品及附件。直升机有:直-8系列、直-9系列、直-11系列、H425、HC120。与空客直升机合作生产EC120系列直升机,与意大利阿古斯特公司合资生产CA109系列直升机以及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合作生产S-92系列直升机零部件。产品有:L-15高级教练机、K-8系列教练机、CJ-6初级教练机、Y-12系列运输机以及N-5型农林飞机。主要研发生产基地在哈尔滨、南昌、景德镇。中航科工与航空产品制造商有广泛的合作,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合资生产莱格赛系列公务机,与空客公司合资的项目有: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项目(合计拥有20%的股权);哈尔滨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有限公司(中航科工合计拥有20%的股权)。

  • 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航空航天业公司,也是世界领先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还提供众多军用和民用支持服务,其客户分布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就销售额而言,波音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商之一。波音公司一直是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也素来有着创新的传统。波音公司不断扩大产品线和服务,满足客户的最新需求,包括开发更高效的新机型,通过网络整合军事平台、防御系统和战斗机,研发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制订创新型的客户融资方案。波音公司的总部位于芝加哥,在美国境内及全球70个国家共有员工超过17万。这是一只非常多元化,人才济济且极富创新精神的队伍。员工中超过14万人拥有大学学历,其中近3.5万人拥有更高学历,他们来自全球约2,700家大学,几乎涵盖了所有商业和技术领域的专业。波音公司非常重视发挥成千上万分布在全球供应商中的人才,他们技术娴熟,经验丰富,为波音产品与服务的成功与进步贡献着力量。波音公司下设两个业务部门:波音民用飞机集团(BCA)和波音防务、空间与安全集团(BDS)。支持这两大业务部分的有:提供全球融资服务的波音金融公司,为全球的波音机构提供各种服务的共用服务集团,以及开发、收购、应用及保护创新性技术和流程的波音工程、运营和技术部。始终以飞机运营商和乘客为中心的波音民用飞机集团是全球民用航空领域的领袖。波音系列产品和服务为航空客户提供出色的设计、效率和支持,使乘客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飞行目的地和飞行时间。波音与世界各地的供应商伙伴携手合作,目前,在世界各地由航空公司、租赁公司、政府以及私营企业运营的波音民用飞机超过12,000架。选择波音产品的用户不但拥有了最好的飞机,同时还获得了业内最全面的航空支持与服务。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全称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英语:LockheedMartinSpaceSystemsCompany)前身是洛克西德公司(LockheedCorporation),创建于1912年,是一家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公司在1995年与马丁·玛丽埃塔合并,并更名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目前洛克希德·马丁的总部位于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贝塞斯达。2015年7月,洛克希德·马丁宣布,将收购合技术旗下的西科斯基飞机公司(SikorskyAircraft),价格超过80亿美元。1995年,合并后的新公司雇员人数为165000人,新公司在航空、航天、电子领域均居世界前列,预计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战斗机制造商。在航天方面,它将控制美国全部军用卫星的生产及发射业务;在导弹方面,它是美国洲际导弹的主要制造商。同时,将在战略导弹系统、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战术导弹系统、反坦克导弹及机载电子设备方面拥有优势。1997年,公司雇员人数达到190,000人。2000年,公司在《财富》杂志全美500强工业公司中排名第69位。2001年,公司的销售额为240亿美元,雇员人数将近125000人。公司在世界30多个国家拥有250多个政府和工业界的合作伙伴。公司在美国国内的主要客户包括国防部、NASA和联邦政府其他有关部局。公司拥有的工厂、子公司、分公司等遍及全美45个州的457个城市,在全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合资公司、办事机构等。2002年,总资产139.54亿美元,雇员12.5万人,在美国45个州457个城市和全球56个国家开展业务,2001年公司名列美国航空航天工业100强第三位,当年公司销售额约240亿美元,其中:国防部57%,NASA和其他政府机构20%,国际销售17%,其它国内商业销售6%。2002年《财富》世界公司500强排名第182位,(美国500强第77位)。

  • 创于1907年加拿大,国际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商,主要从事支线飞机/公务喷气飞机/铁路及高速铁路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庞巴迪(Bombardier)(TSX: BBD.SV.B TSX: BBD.MV.A)是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的国际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商。主要产品有支线飞机、公务喷气飞机、铁路及高速铁路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庞巴迪在中国庞巴迪与中国的合作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几十年以来随着制造、技术及人员各领域的合作加强,目前庞巴迪的铁路运输和航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各大主要市场。庞巴迪运输集团与中国的合作可追溯到1954年。庞巴迪运输集团一直积极参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网络的建设,并坚定承诺向中国引入技术和管理理念。庞巴迪运输集团在中国目前共有六家合资企业和七家独资企业(WFOE)。庞巴迪的宇航业务正处于高速发展当中,客户数和交付量近几年都实现了稳步增长。我们也越来越关注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和制造机会,目前,庞巴迪宇航集团已经与众多商用航空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山东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立荣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云南公司、和华夏航空公司等,现有47架庞巴迪制造的商用飞机在中国运营。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商务人士不断增长的旅行需求以及人们对公务飞机认知度的不断提升,都在加速中国公务航空市场的发展。作为中国市场上公务机制造商,庞巴迪公司于2009年7月向中国大陆地区的用户交付了环球快车5000公务机,并于2010年3月分别向中国大陆地区的私人用户交付了首架里尔60XR飞机和挑战者850飞机。